趁著開學前還有時間,和姐、宜玟、少文約了到鹿港一遊。

搭火車到彰化再轉客運到鹿港,在客運站拍張照~

搭了好一陣子的車才到鹿港,下車後不久看到可愛的阿貓一隻。

雖然還有些許涼意,卻是個陽光普照的好天氣。連阿貓都知道要躲在陰影下遮陽~

首先來到一個古蹟─日茂行。乾隆年間其主人林振嵩自泉州渡海來台,並創立此商行,還曾為鹿港首富。

接著來到鹿港老街。這間陶源坊是紅磚瓦屋的傳統建築,而且這張告示頗有意思,便進去看看。

裡面是販賣陶藝品、小盆栽以及紀念品,感覺很像在煙袋斜街逛的小舖子。

小小的院子佈置得很別緻。

笨蛋芸不讓我照,可是這樣子照起來更好笑吧~哈哈~

老街裡著名的「半邊井」。於一家題有「三槐挺秀」的宅院外。

其實半邊井並不是只有半邊,而是以一道牆將水井隔成兩邊,一邊於門外,另一邊則是在自家內。半邊的水井口建於外面,供無力鑿井的人們也可以到此取水使用,非常有人情味。

假日的老街人潮洶湧。

轉進車水馬龍的中山路,有一處外表不甚起眼,裡頭卻別有洞天的「丁家大宅」。

丁家祖先於道光年間自泉州來台,經商致富,因重視子弟教育,在光緒年間子孫丁壽泉考上進士。

院子裡的花朵鮮艷奪目。


庭院中放著古時婚禮的花轎、媒人轎、女兒紅等物品。

之後來倒鹿港民俗文物館,分為洋樓區、古風樓以及庭園區。原是日據時代鹿港有名的富豪-辜顯榮的宅第。

具有二百年歷史的傳統閩南式建築古風樓,展示了古時人們的生活環境,有神明廳、洞房、賬房、廚房、書房、翁姑房等。

牆裡鞦韆牆外道,牆外行人,牆裡「佳人」笑,呵呵呵~~

洋樓落成於民國八年,採巴洛克式建築。

圓柱、拱門、蜿蜒的小徑,一種靜謐的美麗。

歐式建築前,是一個傳統中國味的庭院。

乍看之下,還以為置身江南園林呢!

回程中經過甕牆,要記得抬頭才看的到!

甕牆是鹿港民宅的傳統裝飾,早期富貴人家將空的酒甕當做建材,不僅可物盡其用,還提升圍牆裝飾的美觀程度。這是目前鹿港留下的最大甕牆,遠看好像一個巨大的算盤。

回家前去買了據說很有名的「老龍師肉包」,很多人排隊,可是吃了以後覺得它太甜不合我的口味。

鹿港的街上有很多賣包子的店,後來在另一家買的肉包和豆沙包,反而覺得比較好吃呢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